今年10月21日至27日是中国镇痛周,为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慢性病疼痛风险的认知,更为全面地普及慢性病疼痛预防和管理相关知识,“关注慢性病疼痛,共建‘无痛’社区”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在杭州和宁波等地举办。
科普活动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当前,中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,疼痛问题随之而来。研究显示,身体疼痛与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,慢病共病越多,疼痛风险越高,疼痛程度越高。慢性疼痛作为困扰老年人的最常见病种,发病率极高,然而多数老年人对于发生疼痛的风险认知仍然不足。
浙江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、主任医师李顺表示:“中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类型非常广泛,比如关节疼痛,神经性疼痛,头面部及面部的疼痛,典型的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、三叉神经痛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痛,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。带状疱疹和原本的慢性疾病叠加后极易引起误诊,因此当中老年人出现慢性疼痛且无法确诊的时候,应及时前往疼痛科进行进一步检查,找出真正的原因。”
当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(如心血管疾病)遇上带状疱疹此类感染性疾病,还可能使得中老年人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。杭州市钱塘新区下沙街道下沙社区卫生中心副主任任立才强调:“慢性病患者离带状疱疹更近,相对于一般人,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慢性肾脏疾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,慢性病患者一旦发生感染,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。”
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钱颖表示:“当前中老年人疾病预防意识仍相对薄弱,接种疫苗并非儿童的‘专利’,中老年人同样也能通过预防接种方式保障身体健康。一方面,老年人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抵抗力,清淡饮食,适度锻炼等方式加强疾病预防能力;另一方面,接种疫苗也是疾病预防的一种有效措施。进入冬季后,我们建议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、肺炎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。”
社区作为居民的“健康守门人”,为促进中老年人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,推动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管理关口前移,也在不断开展创新实践。任立才说:“加强社区医防融合建设,助力‘无痛’社区建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。为加强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,我们为辖区的每个中老年人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,此外我们还会开展健康科普、疾病筛查、预防接种活动,提高中老年人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。”(张煜欢 李鸥绍)(完)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